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
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在广东省珠海市召开基层
食品安全工作会。记者从会上了解到,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日益完善,监测评估贯穿全程;以《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为抓手,营养干预行动在各地有序落实。新时期,我国强调食品安全与营养并重,不仅要让老百姓吃得安全,更要吃得营养、吃得健康。
开出健康大处方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印发2018年度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立项计划的通知,计划修订63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涉及食品产品标准、营养与特殊膳食食品标准等。
“制定食品安全和营养标准,其实就是给人群开出健康大处方。”国家卫生健康委食品安全标准与监测评估司副司长张志强介绍,食品安全标准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食用农产品或食品制定,而是针对相同原料、相同工艺、相同产品形态等一大类食品产品制定。制定标准首先考虑敏感人群的健康,比如儿童、老人、孕妇等人群,所以几乎所有食品安全标准都是以满足儿童健康保护需要为基本目的,安全评价依据均使用儿童健康效应作为依据。
“修订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也是为了进一步推进供给侧改革,规范指导食品企业生产,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安全营养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不断完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体系,也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有利于依法履职和科学监管。每年都有标准制定、修订计划,并且依据日常开展的标准跟踪评价结果,不断完善标准。”张志强说。
监测评估贯穿全过程
“监测和评估是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标准的基础性工作,同时也是食品安全隐患的防御基础。目前,我国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已经覆盖到地市级疾控中心。食源性致病菌的分子溯源系统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张志强表示,今后要进一步强化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科学合理扩大风险监测范围,全面开展人群食物消费量调查,推进毒理学数据库建设和总膳食研究,为深入开展食品中污染物、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以及地方特色食品和新食品原料的风险评估提供必要的基础数据,加强风险评估方法技术研究,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技术支撑。
“新时代,依然要坚持开门办标准。从标准制定修订项目的提出、研究起草、发布以及跟踪评价的全过程,需要全社会,包括监管部门、行业、技术机构广泛参与进来。”张志强说,要不断建立完善食品安全与食品营养标准体系,加强标准制定的基础研究和措施保障,提高标准制定修订能力。推进食品安全标准重点实验室建设,优化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服务,完善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制度,推动健康食品产业发展。推动食物供给侧改革,丰富安全、营养、健康的食物及相关产品供给。
“地方食品安全标准是国家食品安全标准有力的补充。”张志强表示,指导贫困地区制定地方特色食品标准和帮助其发现新的食品原料,使产品合法地进入食品生产经营领域,有利于贫困地区发展食品产业,是一种造血式扶贫。张志强以苦荞茶为例介绍,2016年,该司帮助指导
四川省制定苦荞茶的地方
食品安全标准,增加当地产值,取得良好反响。
重点人群营养改善是当前着力点
2017年,国务院发布了《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其中要求提高国民营养健康水平。张志强表示,加强体系建设,完善实施策略,“一老一小”等重点人群营养改善是当前的主要着力点。近期正在推动建立国家级营养健康指导委员会,设立办公室,全面协调推进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包括覆盖生命全周期的人群营养改善的六大行动,以及保障各项行动顺利实施的七大策略。以加强营养健康与
食品安全标准化建设为抓手,解决当前的突出问题,普及营养健康知识,提高营养工作能力水平,实现营养健康科学化、标准化。针对国民营养健康多元化需求,借助大数据和互联网技术,推动发展健康食品产业和营养产业化,为国民提供现代化精准化的营养服务。
《国民营养计划》中提出了贫困地区营养干预行动,营养健康扶贫工作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张志强说,结合“贫困地区营养干预行动”和“学生营养行动”,将继续向定点扶贫县捐赠营养品,支持贫困县婴幼儿和学龄前儿童、乳母等重点人群改善营养健康状况,开展儿童营养知识的宣传和健康教育,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改善贫困地区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继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扩大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覆盖省份和县区,让更多学生获益。(记者 杨金伟)
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点击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