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水科院2013年亮点工作:产业支撑十大工作 - 专题策划 - 中国食品报江西糖酒食品网
本网首页 本网头条 深度报道 名优品牌 江西美食 消费维权 市场监管 网络热点 食品安全 人物访谈 图片新闻 专家意见 超市商场 政策法规 糖酒汇 电子版 美食论坛
江西糖酒食品网 > 专题策划 > 正文

中国水科院2013年亮点工作:产业支撑十大工作

2014-03-07 09:29:29        来源:中国海洋食品网

   2013年,在农业部党组的领导下,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紧紧围绕农业部党组“两个千方百计、两个努力确保、两个持续提高”的目标任务,按照“抓机遇,重产出,育人才,促发展”的总体思路,转变工作作风,狠抓工作落实,扎实开展渔业科技创新、产业支撑和成果转化推广工作,科技支撑产业能力进一步提升,一批重要科技成果获得各级奖励,一批重大科研计划项目获得重要进展,为促进渔业科技创新,推动现代渔业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为展示2013年工作成绩,中国水科院从科研业务领域凝练出30大亮点工作。本网将分3篇分别报道产业支撑、科研成果和科研进展十大亮点。本篇是第一篇,介绍产业支撑十大工作亮点。

 一、完成我国南沙海域首次大规模渔业调查,书写南沙科考新篇章

 在党的十八大“维护国家海洋权益 建设海洋强国”奋斗目标指引下,中国水科院南海水产研究所提出了“南海渔业资源调查与评估”项目,得到农业部、财政部等的大力支持,于2013年启动实施,全年完成了南沙海域4个航次共220站点调查任务,累计海上调查138天,航行2.1万海里,获得调查数据4万多个,全面、系统地开展了我国南沙海域范围最广、时间最长、手段最先进、站位最系统的大规模渔业调查。通过此次调查,摸清了南沙群岛渔业资源和环境的现状及动态变化,初步阐明了渔场形成的海洋动力学机制;探明大洋性鱼类的重要洄游节点,发现了一极具开发潜力的“高产渔区”;发现了黄纹鼓气鳞鲀、头斑拟鲈等6种新记录种。调查结果为南沙渔业管理与可持续利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回答了在我国南沙海域目前“有什么鱼、鱼在哪儿、鱼有多少,怎么捕捞”等领导关心、社会关注和产业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科技问题。

 此次调查系首次抵达我国最南端曾母暗沙,投下了标志南沙渔业科考的主权界碑,书写了我国渔业科考新的历史。并首次与渔政船联合行动,成功解救了被抓扣的中国渔船和渔民,得到了上级主管部门的高度赞扬和充分肯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晚间新闻》、《东方时空》、《朝闻天下》、《24小时》等节目从不同角度对其进行了深入报道,并在此后不同时段重播,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践行了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开发南沙,渔业先行”的重大战略决策。

 二、全方位谋划水产种业创新体系,推进现代水产种业发展

 为贯彻落实中央1号文件精神,响应国家加快推进现代种业发展的号召,中国水科院牵头开展我国水产种业发展战略研究,加快推进水产良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体系建设。承办第162场中国工程科技论坛“水产种业科技创新与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来自国内主要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政府主管部门的专家、学者和管理人员,以及美国、法国、澳大利亚、挪威、菲律宾等国家知名专家和大型水产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等近300人参加论坛。与会专家围绕水产育种理论基础、水产新品种创制与育种技术、水产种业体系构建、水产种业发展战略和政策等问题展开研讨,搭建水产种业交流与协作平台,凝聚了官产学研等中坚力量,促进了水产种业全方位协作与育繁推一体化发展。

 牵头编制完成《水产种业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出了加快产业和科技发展的总体思路、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建议,科学制订我国水产种业发展蓝图。加强全院种业基地布局谋划和合作落实,提出了《全院种业布局规划框架》,同时推动建设院北方、华东、南方3个海水种业工程中心取得实质性进展。组织开展全院科技型企业现状调研和成立水产种业公司研究,初步提出了院成立水产种业公司的工作方案,为促进水产种业又好又快发展,引领渔业加速转型升级提供了有力支撑。

 三、实施“122惠民工程”,助推渔业增效、渔民增收

 2013年中国水科院按照“以品种为主线,组装集成育、繁、养、技术和装备一体化输出”的思路,大力推进实施“122惠民工程”,遴选出全院助推产业升级、节本增效的10个主导品种、20项主推技术和20项主推专利,通过推介会、开办培训班、现场指导、展览展示、加强平台建设等方式,整体设计,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一年来,“122惠民工程”通过院成果信息服务平台、农民日报、中国渔业报等媒体平台向社会发布,并在各类展会频繁亮相,CCTV-7、农民日报等对其中5个品种和6项技术进行了深入报道,扩大了“122惠民工程”的影响。全院与18个地方政府、37个企业、4个高校签订合作协议,通过共建研究机构、建设示范园区和建立院士工作站等加强协作,为“122惠民工程”打造平台。2013年,“122惠民工程”在全国20多个省(市、区)开展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550多场次,派出科技人员660多人次,培训农(渔)民3.5万人次,扶持示范户近1076户,辐射带动近4028户,发放技术资料2.5万份,赠送各类苗种、鱼卵2000多万尾(粒)。松浦镜鲤、牙鲆“北鲆1号”、青虾“太湖1号”等品种推广面积进一步扩大,促进了渔民增收,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四、冷水性鱼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作用突显,获批国家级试点

 2013年,中国水科院黑龙江水产研究所牵头成立的“冷水性鱼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复,成为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联盟试点,这是渔业三个国家级试点联盟之一,也是全院第一个国家级试点联盟,标志着中国水科院在全国冷水性鱼类产业中的引领地位。

 “冷水性鱼类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由国内53家产学研相关单位参与,以国家战略产业和区域支柱产业的技术创新需要为导向,以形成渔业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以企业为主体,围绕产业技术创新链,运用市场机制集聚创新资源,开展冷水性鱼类产业核心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形成优势互补、特色鲜明的整体结构与发展格局;实现自主创新能力、产业竞争力的双提升,建立多样化、多层次的自主研发与开放合作并存的创新模式,构建行业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提升我国渔业自主创新能力,共同突破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在该创新战略联盟的带领下,已连续3年对我国有冷水资源的26个省市进行冷水鱼产业调研,摸清我国冷水资源和产业状况,积累了产业发展基础数据;建立起与欧洲冷水鱼产业发达国家的联系,并建立了相关技术合作;联盟成员单位间通过交流与合作,形成了一批新技术、新品种,促进了技术辐射,在带动我国冷水鱼产业发展壮大,提升国际竞争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五、全国渔业科技协作网成立十周年,协同创新显成效

 2003年,中国水科院牵头成立全国渔业科技协作网。10年来,成员单位由43家发展到73家,协作网坚持以“增进交流、扩大合作、整合资源、促进共享”为目标,在承担国家重大科技计划项目,参与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应对突发自然灾害,逐步形成与我国渔业生产区域布局相配套、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相呼应、运行高效顺畅的新型渔业科技协作体系,倡导和践行了渔业科技大联合、大协作,取得显着成绩。协同创新有效支撑产业发展,中国水科院牵头组织29家协作网成员单位整合5500多种水产种质资源,构建了我国水产种质资源共享平台体系;在全院的组织协调下,协作网成员广泛参与水产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占体系参加单位的80%以上,有力支撑了产业健康发展;协作网成员单位每年联合承担的各类项目超过百项,形成全方位、深层次、多元化的协作模式,推动渔业科技创新。互为支撑迅速应对突发事件,建立了渔业重大灾害应急机制,形成了上下贯通、左右衔接、信息共享、各有侧重、互为支撑的全国渔业科技协作网灾害应急体系,在2008年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四川汶川地震等自然灾害发生后,及时开展科技抗灾救灾和复产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六、首创标准化节能船型,加快我国渔船升级改造

 中国水科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依托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借鉴对东海区渔船的综合调研结果,自主开发设计了7个标准化节能船型,船舶稳性、装载性、适航性、舒适性较原有渔船都有大幅提高,综合节能效果均在15%以上。以上海市的SH821型30m级桁拖杆拖网渔船标准化船为例,该船与同尺度旧船相比综合节能20%以上,相当于每年省油约20吨,折合人民币约17万元/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60吨,产量可增加10%,一个航次增加收入1万元。截至2013年底,在上海、江苏等地进行了试点、示范,共推广节能渔船216艘,在建100多艘,得到渔民普遍好评,有的渔民在无法享受更新补贴情况下也主动按此船型建造新船。标准化渔船已成为渔民满意、政府倡导的优良船型,在推进我国渔业节能减排和平安渔业建设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

 2013年依托中国水科院渔业机械仪器研究所,成立了“农业部渔业船舶与装备研究中心”,主要开展国内外渔船与装备发展战略研究、渔船系列化标准化研究、高技术渔业装备研发、渔船安全性评价与检测技术研究等工作,为我国开展渔船与装备研究提供了开放性实验平台,有助于不断提升我国渔业装备水平,加快推进渔业现代化建设步伐。

 七、全面启动国家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畅通政府监管渠道

 为加强水产品质量监管技术支撑,中国水科院质量与标准研究中心会同有关单位在前期研究和试点基础上,进一步深入推进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体系建设,完成了中央级监管追溯平台顶层设计和建设布局,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编码、标签和信息采集技术规程(并已上报行业标准),开通了全国追溯信息查询网站。到目前为止,已建成覆盖“中央-省-地市县-企业”各级的监管追溯平台,覆盖13个省(区、市)、60余个县、近500家水产养殖生产单位。通过追溯平台,消费者可以实时查询产品真实性和质量信息;生产企业可以强化责任意识,

 提高生产管理水平,保护自身权益,促进品牌推广;监管执法部门可以及时掌握有关单位主体信息、质量安全信息和产品追溯信息,对质量安全问题快速溯源、精准查找责任主体,发现假冒伪劣或缺陷产品可迅速采取执法行动或公告召回的后续措施。全国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追溯平台的启动,对于实现产品源头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畅通信息渠道、引导安全消费、建立监管长效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八、支撑国家CITES履约10年,树立负责任政府形象

 《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是一部通过严格的贸易控制和监督措施,防止野生动植物因国际贸易和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灭绝的公约,目前有172个成员国,我国于1981年成为其成员国。CITES于1992年起关注并推进濒危水生物种管理,院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自2001年起,开始参与农业部CITES履约工作,围绕CITES重要管理议题、水生物种提案和公约技术文本开展深入研究,多次派员随国家代表团直接参与履约工作,为农业部渔业局和农业部渔政指挥中心履约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中国水科院因此成为我国CITES公约履约涉水生生物议题的重要技术支持单位。10多年来,中心就69项与水生生物相关的履约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供了履约对案建议,就“与FAO的合作关系”、“海上引进”、“玳瑁保护”、“鲨鱼保护”、“犬齿鱼管理”、“海参管理”、“珊瑚管理”等一些敏感议题,开展应对策略研究,累计完成技术报告13篇,工作总结6篇,在坚持中方既定政策立场的前提下,协助开展CITES履约工作,最大成效地实现履约目标,维护国家利益,树我国负责任政府形象。

 在参与CITES履约工作的过程中,资源环境中心还注意学习发达国家水生物种保护管理理念,并努力推广应用到国内水生野生动物保护管理相关工作中,以推动我国濒危水生生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九、大力发展盐碱渔业,提高盐碱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率

 我国有超过21亿亩的盐碱地(水),一直困扰着我国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的脱贫致富。长期以来,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黑龙江水产研究所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河北、江苏、甘肃、黑龙江、吉林、宁夏等地,通过盐碱地水产养殖,已经综合开发利用盐碱水土近20万亩,使盐碱地渔业开发成为群众致富的新途径。研发盐碱环境调控修复技术,改善盐碱养殖水质,针对不同类型的盐碱水质,通过物理稀释盐碱、化学调节盐碱和生物转换盐碱等方法对盐碱水质进行改良,实现荒废盐碱水地可利用。开发盐碱水宜养品种,形成盐碱养殖产业,筛选了大鳞鲃、卡拉白鱼、新疆梭鲈、内蒙古达里湖鲫、瓦氏雅罗鱼等多个耐盐碱养殖品种,并完成了相关品种的全人工繁殖技术,建立了盐碱水养殖技术规程,在河北沧州、江苏大丰、甘肃酒泉和黑龙江大庆等地已形成了盐碱地水产养殖的新产业,促进了地方经济发展。构建渔农复合生态养殖模式,实现盐碱地复耕,建立了以凡纳滨对虾、罗非鱼、异育银鲫为主导品种的混养模式和“上粮下鱼、上稻下虾”等共生互利的多品种、多元化、立体生态养殖模式,复耕农田近10000亩,开辟盐碱地(水)治理新途径。

 经过多年不懈努力,中国水科院对国内盐碱鱼类的种源特性、养殖技术建立、示范推广等形成了完整的技术链条,为盐碱地(水)国土资源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对于扩大耕地使用面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渔)民增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长远战略意义。

 十、《中国水产科学》荣获全国“百强科技期刊”称号

 2013年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组织实施了“百强报刊”评选活动,最终从全国6000多种学术期刊中,筛选出99种报纸、100种社科期刊和100种科技期刊进入“百强报刊”,《中国水产科学》榜上有名,对进一步推动该期刊的精品化建设、促进中国水产科学的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中国水产科学》于1994年创刊,由中国水科院和中国水产学会共同主办,目前为双月刊,已连续出版19卷。主要报道水产科学领域各学科的基础研究、水产资源、海淡水捕捞、水产养殖与增殖、水产品保鲜与加工、渔业水域环境保护、渔业设施等方面的最新成果、新进展、新技术。稿件来源覆盖了全国23个省市自治区的近百个相关研究单位、高等院校;国家级、省部级以及国际基金资助项目的文章占98%以上,在促进我国的水产科学研究,加强国际间学术交流,展示我国水产科研院所、高校的科研成果、进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中国水产科学》还获得“2013年度中国水产学会优秀期刊”称号。 

分享到:

上一篇:双雄争霸:分析阿里、腾讯的战略与博弈
下一篇:最后一页

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点击查看全部
我的态度:

需要登陆才可发布评论 登录 | 注册
盘点全球十大暖心美食 盘点全球十大暖心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