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4 13:20:32 来源:中国食品报网
寄居在肠道中的多样性丰富且物种繁多的微生物是宿主代谢的重要参与者,在宿主的食物消化和营养吸收、免疫调节、疾病防御等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调节肠道菌群来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甚至有人已经提出了“菌群疗法”。然而,肠道菌群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饮食、地域、年龄、民族等均与肠道菌群组成密切相关。即便是同一个体的肠道菌群也很容易受到外界条件如饮食、作息、疾病状态、季节变迁等的影响,这些差异和变化告诉我们,肠道菌群调控应该以个体为单位,在充分了解宿主肠道微生物组特点的基础上开展肠道菌群个性化调控将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益生菌被世界卫生组织定义为“活的微生物,当摄入足够量时能够对宿主身体健康产生有益影响”。乳酸菌和双歧杆菌是益生菌菌株的重要来源,众多分离株具有长期安全使用的历史。其中,一些菌株作为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影响脑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天然制剂,在医疗保健和替代医学领域应用广泛。全球范围内关于益生菌与肠道菌群的研究报道层出不穷,然而,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国外的一些益生菌菌株,基于我国人群肠道菌群特点开发的益生菌凤毛麟角。同时,益生菌与肠道菌群的互作机制研究仍然不够深入,尚不清楚益生菌是如何作用于宿主肠道菌群,进而缓解、改善某些疾病症状。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人口基数大,饮食文化差异极其显着,拥有高度复杂和丰富的肠道菌群,这为益生菌与肠道微生物的研究提出了挑战。
张和平教授 简介
张和平,男,博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2010年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2012年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013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并获“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 2015年入选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2016年入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先后获“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特别贡献奖”(2013年度),“何梁何利科技创新奖”(2015年)、农业部2017年度 “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优秀创新团队奖”。
现任乳品生物技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奶制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乳酸菌筛选与乳品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负责人。
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Communication、TheISME Journal、Microbiome和Molecular and Cellular Proteomics等SCI收录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开发的多种益生菌菌株广泛应用与食品工业,医疗健康,动物养殖等领域。
上一篇:赵谋明:功能性肽制备关键技术与保健食品开发
下一篇:最后一页
我来说两句..已有0条评论,点击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