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商法落地 网销食品告别野蛮生长
足不出户,动动手指,无论是跨境还是国内,都可通过网购轻松买到心仪的商品。但近年来,电商的弊病不断凸显,食品安全、假冒伪劣等问题时有出现,严重影响了电商的健康发展。为规范电商平台,建立规则和秩序,《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于8月31日出台,该法覆盖了电商平台、电商经营主体、电子支付、物流等多个领域,将于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电商法如何对网络销售食品进行规范?给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带来怎样的改变?对奶粉、保健品、酒水这些电商渠道中的大户会产生哪些影响?
与网络食品安全密切相关
“电商法中的若干条款都与食品行业密切相关。”中国法学会食品安全法治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刘金瑞表示,电商法涵盖了市场主体登记、电子商务经营者和平台义务、税务、合同、消费者保护、知识产权、隐私、网络安全、跨境电商等多方面。其中涉及市场主体登记、电子商务经营者和平台义务、消费者保护、跨境电商等条款直接与网络食品安全关系密切。
中国人民大学食品安全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研究员孙娟娟表示,从《食品安全法》到《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再到各地细化的网络食品监管地方立法,我国已经架构起“抓住平台责任这一关键点、确保线上线下相一致”的规则体系。“而电商法中针对销售食用农产品的许可豁免、平台入网资质进行审核等制度设计,都强化了这一规则体系。”因此,对于食品生产经营者和平台而言,当线上食品销售监管与线下一致且不断趋严时,可在一个稳定的、可预期的规范环境下创造新的商机。
她解释,以跨境电商为例,如何监管经跨境电商流入中国的食品,一度是国家相关部门面临的挑战。《网购保税模式跨境电子商务进口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细则》(征求意见稿)曾明确,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经营主体的经营活动应当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并保证其经营网购保税进口食品符合我国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但该征求意见稿并未正式出台,而电商法在定调促进跨境电商发展的同时,则以法律形式要求以合规性为跨境电商的发展前提。
“对食品行业来说,电商法对跨境电商行业的规范是一大亮点。”乳业专家宋亮表示,近年来,国外婴幼儿配方乳粉产品频频出现质量问题,而这些产品即使未在中国上市,也极有可能通过跨境电商的直邮模式进入国内。电商法要求电商平台对产品负有连带责任,对跨境电商行业予以规范,有利于整顿乱象纷杂的海淘奶粉业,把问题奶粉拒之国门外。
孙娟娟表示,无论是电商法对于促进电子商务发展的要求,还是市场监管对“放管服”的重点部署,以及监管侧重事中事后和突出市场资源配置作用的定位等,均会影响网络食品的监管。这些都要求相关监管部门通过平台治理来强化电商平台的自我监管,利用当下的数据对接、信息通报促进公私合作规制等手段,进一步加强网络食品安全监管。
线上售酒将更加规范
中国酒类行业相对服装、日用品等行业对线上零售模式的尝试和探索起步较晚,因此发展到现在也没有形成成熟、成功的线上销售模式,一直在不断探索中,这也意味着该领域相对比较粗放和无序。
目前有京东、天猫等综合电商平台自营的酒水频道;入驻京东、天猫等综合电商平台的酒类企业商家;酒仙网、1919、购酒网等垂直电商和新零售商;也有不计其数在朋友圈、微博、短视频平台、直播平台等社交媒体上售酒的个体。
电商法对电商经营者的定义:即指通过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从事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经营活动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包括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平台内经营者以及通过自建网站、其他网络服务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的电子商务经营者。
这就意味着,上述所有形态的线上酒类销售主体都将受到电商法的约束和管理,无论是大平台商、垂直电商还是个体户如微商等。受监管的对象包含所有电商主体,这本身对行业规范形成巨大的促进作用。
电商法规定,电商经营者应当“在其首页显着位置,持续公示营业执照信息和与其经营业务有关的行政许可信息”。具体而言,酒类电商经营者今后需要营业执照齐全,甚至还可能需要食品流通许可证、酒类流通许可证等,具体需要年后相关法律解释细节出来才可知。这一点对于入驻综合电商平台的卖家以及社交媒体的个体卖家门槛提高,甚至很多人会因此被禁止在线上销售酒类产品。任何个人和平台如违反相关规定将最高面临50万元的罚款。
电商法在“商家售假”、平台责任和消费者保护上给出明确条款,针对假货泛滥问题,平台经营者的知识产权保护责任被一再强化,针对侵权售假行为,最高罚款数额也上调达200万元。也就意味着,京东、天猫等平台商如果出现假酒而平台本身又有失察,那么将会面临最高200万元的处罚。
这让人想起了电商平台层出不穷的“假茅台”案,而事后平台往往会以各种理由推脱责任,最常见的解释为平台销售的茅台是真品,但是在运输的过程中遭人调包。如果这种情况发生在电商法正式实施后,这些电商平台恐怕难逃重罚。
电商法第二章第二十条规定,电商经营者应当按照承诺或者与消费者约定的方式、时限向消费者交付商品或者服务,并承担商品运输中的风险和责任。但是,消费者另行选择快递物流服务除外。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电商法不仅保证了消费者的权益,还有一个目的就是让经营店铺者依法纳税,因为办完工商主体登记,就意味着要依法纳税。这意味着在社交媒体、短视频平台在线售酒的个体户以前挣多少钱都是自己的,以后就要依法纳税了,偷税漏税应承担相应刑事责任。
分析人士认为,电商法的出台,会促使从事线上酒类销售的平台商、平台内经营者、酒类企业等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能够促使从事线上酒类销售的个体户、自然人规范商业行为。同时对于后者,电商法的实施将会增加其成本,以低价、便捷为特征线上酒类销售主体的优势很可能将不复存在。
奶粉保健品必须有中文标签
另外,电商法还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进行了相应担责规定,即便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销售,该类商品也必须贴有中文标签。因此,不少人担心奶粉、保健品、护肤品这类热门商品以后将无法代购。甚至有代购澳洲奶粉的代购商称,为减少风险,决定将代购范围缩小至朋友圈里相熟的亲朋好友。
经仔细查阅电商法后并没有看到对奶粉和保健品的相关规定,更谈不上“严禁代购”此类商品。有关律师表示,这样的传言主要是源于对电商法第三十八条第二款规定的曲解。
据了解,该款规定,对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或者服务,电商平台经营者对平台内经营者的资质资格未尽到审核义务或者对消费者未尽到安全保障义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
从条例的措辞可以明确,该条款针对的主要对象是淘宝、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的经营者,要求电商平台对在平台内销售、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的商品的经营者要尽到审核义务,未尽到审核义务的要承担相应责任。
对此,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北京盈科(杭州)律师事务所律师方超解释:“这表示涉及生命健康的商品或服务时,平台被苛以更高的平台监管责任要求,(经营者)在进入平台时,平台不仅需要主动审核有没有工商资质,还应当审查从事相关行业经营的额外经营资质,比如食品经营许可证,如果没有审核造成损害的,平台要承担责任。”因此,方超强认为并不能从该条款引申解读为以后禁止代购奶粉和保健品。
而对于外界聚焦的此类商品必须贴有中文标签的传闻,广州律师协会互联网与高新技术专委会主任、广州金鹏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詹朝霞表示,奶粉保健品这类跨境商品,需进行认证并贴中文标签的规定并不是由于电商法的诞生才要求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2016年就已经有了,对这类商品的强制性认证有一系列规定,不因电商法的诞生而有所改变,只是现在电商平台上的信息会更加透明。”
长年生活于美国的花花在淘宝上开设了自己的代购店铺,主要代购护肤品以及保健品。她表示,明年开始店铺内的商品种类将减少,售卖的也只会是通过一般贸易途径进入国内的带有中文标签的产品。
在此问题上,詹朝霞的态度基本与花花一致。她表示,电商法实行后所有的代购都是普通经营者,包括微信里相对隐蔽的私人代购,不应区别对待。“所有规定和要求对代购一样适用,至于代购怎么执行就自行想办法解决了,销售没有中文标示的商品将被市场监管查处甚至可能被起诉。”
本报记者 辛明 综合报道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