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现代化机遇千载难逢
食业站上科技创新前沿
食品产业发展关乎民生、牵动民心。近年来,中国食品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发展理念已经有了明显提升,整个行业的发展环境与竞争模式发生深刻转变。把握当前形势下的新机遇,用科技支撑转型升级,有益于我国食品产业的高质量持续发展。
在11月30日举办的第二届中国食品产业发展大会暨中轻食品工业管理中心技术专家委员会年会院士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孙宝国、朱蓓薇、岳国君和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出席并探讨当前我国食品产业的创新与发展。
创新发展依赖科技支撑
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长孟素荷认为,中国食品产业之所以屡经磨难而依然稳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始终得到中国食品科技界的有效支撑。在这个民营经济占90%以上的行业中,科技与产业的深度对接为中国食品工业的发展注入了科技的基因和基石。“北京工商大学、中国农业大学等近20所大学、科研单位的数百名科研人员,用近20年的科学积累,推动和支撑了中国方便食品产业从无到有的发展,从1984年的不足50亿元产值,到2017年已形成3900多亿元的产值。”孟素荷以中国方便食品产业的发展为例说道,正是在这种科技与企业的深入对接中,使中国食品科技专家“将优秀的论文写在农田、工厂和产业的进步中”。中国食品科技界也因与企业的深度对接而充满活力,快速成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表示,中国食品产业拥有悠久饮食文化、最大的工业产业、最多的食品科技人员、最多的食品专业、最强的食品学科、最多的食品在校大学生等优势,中国食品工业开始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餐饮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目前是我国食品产业发展的大好时机。“随着科技的进步,中国传统食品加工制作方式和我国人民的传统饮食方式都在发生着转变,中国食品产业必须致力于中国传统食品工业化、现代化发展,以科技创新谋发展。”孙宝国说,中国食品产业正面临千载难逢的工业化、现代化历史机遇,食品科技人员要潜心研究中国传统食品的基础科学问题,揭示中国传统食品健康、美味的奥秘,要努力突破面临的瓶颈技术和核心装备难题,为中国食品工业化、现代化、国际化保驾护航。
过程监管护卫食品安全
健康的食品首先是安全的食品。2017年,原国家食药监总局在全国范围内共组织监督抽检23.33万批次食品样品,总体抽检合格率为97.6%。从数据来看,我国食品安全形势稳中向好,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总顾问陈君石认为,中国要基本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一是农业产业结构现状还不能提供完全符合食品加工的原料,主要问题是重金属、化学品等残留;二是某些企业食品加工过程质量控制不当;三是流通过程中某些环节管控薄弱等都是影响我国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尽管近年来食品安全舆论情况有所好转,但负面的舆论对消费者造成的心理危害远远大于食品安全本身对消费者健康的危害。
对此,陈君石建议,要从食品安全的监管方面做到比以前更好、更专业化、更有效。“虽然政产学研都在讲溯源、建设信息化大数据平台,但是政府、企业都要明白数据代表的是什么,明确追溯的目的就是为了召回,目前我国还尚未出现完善的追溯信息平台系统。”陈君石表示,食品安全是全球都需要面对的食品风险。在目前的监管中,我国主要依赖终端产品抽检法进行监管,但从实际来说,有些物质依靠目前的科技水平无法建立完善的检测方法。“因此,未来要以过程监管为主流,监督员进入企业监督食品生产全过程,除了看现场,还要查记录。目前我国食品安全法仍存在不足,尤其是面对公检法介入的情况,建议有关部门明确食品安全问题与刑事问题之间的界线。”
消费升级引领产业转型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1—6月,规模以上食品工业累计完成主营业务收入42882.7亿元,同比增长6.4%,增幅低于全部工业3.5个百分点,低于去年同期3.2个百分点。实现利润总额2870.7亿元,同比增长10.2%,增幅低于全部工业7个百分点,高于去年同期0.6个百分点。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开发投资公司首席科学家兼国投生物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岳国君认为,从数据上看,我国食品产业正处于转型与价值提升的重要节点。如何落实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从容应对安全与健康的双重主题,是食品科技界和产业界需要共同回应的命题。他提出,未来食品产业的走向是3D打印将改变食物加工方式、机器人厨师将改变现有的烹饪方式、HPP技术可将食品保质期延长10倍、自动化机械将替代成千上万的工人、人造肉将替代传统畜牧业、昆虫蛋白将替代畜牧业的动物蛋白、植物蛋白是蛋白质供应的未来、垂直农场或将崛起、区块链推动农业供应链变革。
目前我国消费结构向多元化延伸,80、90后年轻人群逐渐从中年人手中接过消费主力的接力棒,成为食品消费潮流的引领者。有数据统计,预计到2020年,中产阶层在全国的占比将达到48%,约6.24亿人口,中产阶层将成为消费升级的主体,消费者需求的变化即是未来中国食品产业的发展方向。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朱蓓薇表示,中国食品产业未来发展的关键是要满足消费者对于营养、健康、消费个性化、快节奏生活和食品安全的新需求。尤其是功能食品产业成为新秀,特殊膳食食品成为行业蓝海新崛起,对于食品科技界和产业界来说,要注重食品营养素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研究,关注食品营养素代谢与人类健康的关系研究,发展现代高新技术为食品营养护航,发展功能食品领航食品产业,发展特殊膳食,用食品助力食品产业多元化。
与会专家表示,中国食品工业已经进入“粮食安全—食品安全—营养与健康安全”的营养与健康时代。食品工业作为扩大内需的主体,唯有坚定地站在产业创新的前沿,走转型与价值提升之路,才会稳定支持中国经济的发展。同时,“一带一路”赋予食品产业发展的新契机,为中国食品“走出去”指明了方向、开拓了空间,借力“一带一路”可以整合全球标准、人力、技术等,共建全球智慧链,共享全球智慧,让中国食品香飘世界。
韩松妍
我来说两句